当兵30年,作为我军的一名新型直升机士兵专家,他排除过700多起直升机故障和事故隐患,先后维修过6种机型的直升机,熟练掌握500多类直升机“疑难杂症”的诊断办法,安全保障飞行2000多个场次,在他的军旅生涯里依然保持着安全事故零记录的成绩。他就是陆军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运输直升机机务连航电技师、一级军士长芮银超。 近日,芮银超受邀回来参加连云港市“美德照亮港城”的颁奖活动,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2019年度“最美江苏兵”。 ■ 融媒体记者 李敏 殷开军 11月21日,“最美江苏兵”获得者芮银超回到家乡,带着妻子一起看望年迈的老母亲。 “这次,我回来参加我们连云港市‘美德照亮港城’的颁奖活动,被邀请回来领‘最美人物’奖,作为领奖嘉宾,我感到非常荣幸,也很意外。说实话,我在部队这么多年,非常感谢家乡政府,没有忘记我,一直在关心、支持我,我非常感激。”芮银超说道。 芮银超和妻子手牵着手,漫步在新安镇大吴村的水泥路上,一边走一边留意村民盖起的一座座楼房,记忆中低矮村庄的面貌如今焕然一新。“回到家乡,看到家乡变化非常大,城乡环境变得很漂亮,村子里,公路通到了家门口,路两旁都建起了路灯。县城变化更大,高楼林立,马路宽阔,交通非常顺畅,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菜场很整齐,不凌乱,我为家乡的发展进步由衷地感到高兴和自豪。”芮银超说,从18岁就离开家乡远赴千里之外的四川当兵,在军营里生活了30年,但家乡一直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。 “作为一名在外军人,尤其是从灌南出去的,我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。希望家乡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,在县委县政府的科学领导下,发展得越来越好,成为一张更加亮丽的名片。” 近年来,芮银超先后被评选为“践行强军目标标兵个人”、“士官优秀人才奖章”、“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”、“四川省敬业奉献模范”,还有各种一等功、二等功、三等功数不胜数…… 芮银超的父母只有他一个儿子。看着芮银超拿起的一个个奖牌,今年73岁的母亲袁成英满脸自豪。老人坦言:“几十年前通讯不发达,没有电话,尤其逢年过节的时候,看着别人家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,心里难受。想他也没有办法,就看看他的照片。”回想当年,芮银超的母亲经常忍不住掉眼泪。“三十年只回来4次,我们知道他忙,知道部队需要他。现在好了,想他就可以打他电话。” 芮银超说:“自古以来,忠孝两难全,我从军到部队,忠于本职,对家庭照顾比较少,特别是对老母亲,心里非常愧疚。父亲已经走了,现在就她一个人,一年一年岁数大了,我因常年在外,对她照顾、关心比较少,一直都是姐妹们帮忙照顾。所以每次回来,我都尽可能多做一些事情来弥补内心的歉疚。”芮银超的姐姐说,只要芮银超夫妻俩回来,挖地、修墙、种菜、晒粮食,帮家里做家务,他们都抢着干。 芮银超在部队已经服役30年,从入伍那天起芮银超父母就说:你既然去当兵了,就是国家(部队)的人了,什么时候都要以国家为重,我们会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。“这么多年,我能在部队安心服役工作,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有一大半都是他们的功劳,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,帮我解决后顾之忧,我也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。” “部队培养我这么多年,我前几年就想着把这么多年积累的排故经验梳理出来,战友们能用得上。”芮银超梳理多年记录下的37本近30万字工作笔记,列举了近400条故障及排除方法,形成了《某型直升机疑难故障排除汇编》。 在芮银超看来,一木丰茂不成林。“一个人就算浑身是铁,也打不了几颗钉。只有培养人才,带出过硬的人才队伍,未来战场上才有胜算。” 对于下一步,芮银超坦言:“俗话说铁打的银盘流水的兵,我马上就要退休了,但是作为部队的技术骨干,我是部队培养出来的,是部队这个大熔炉锻炼了我,给了我这个平台,让我取得了今天的成绩。习近平总书记说: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作为部队的技术骨干,只要在部队一天,就要发挥光和热,就要站好这班岗,在临走之前,把自己好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下去,让部队有更多的技术骨干,行家里手,为部队的发展建设多做贡献。” |